提醒:寶箴塞景區定於2011年3月6日至9月30日實行閉館維修。 寶箴塞依山而建,閩南團城建築風格,有江南民居特色,房屋設計精巧,重疊有序,古色古香,獨具特色。占地26000多平方米,有8個天井,108道門,塞墻高6.5米,寬0.4至1.5米,長560米。 由唯一塞門登上塞頂的了望樓(共三樓一底),放眼四周,山青水秀、,潺潺流水的迷人景色依稀可見。行至塞墻上,通道四通八達,墻上均有槍口剁眼,成斜式,可以相互照應,打擊任何一個目標,用來保護塞內安全而設置,有及其重要的軍事價值。 建築風格 塞內房屋屬穿木結構,板壁,椽頂,雕刻、繪畫著各種花、鳥、龍、鳳、雲彩等圖案,姿色各異,栩栩如生,具有較高的文物研究考古價值。現部分保存。8個天井,大小各異,皆具特色,最大的60平方米,最小的有5平方米,各成體系,密不可分,且井井相聯,道道相通,使居住十分便達,是古塞建築的奇葩。形狀有方型、棱型、園型、三角型等,是根據塞內的方位八卦設置,建造精細,雕塑典雅。108道門,大小各異,各具特色,同時又是根據不同的需要而設置,完全無繁雜之嫌。正塞和尾塞之間建成有戲樓、戲台,設計精致,雕梁畫棟,別具一格,是當時塞內休閑娛樂的中心。左右各建廚房一處,並設有奇花異草的後花園,還有自然泉水井、消防池、飯堂、倉儲、廁所等,生活娛樂設施十分完備。左側立有一塊石牌,書法流暢,鐫刻精細,挺拔遒勁。碑文較詳細的記載了該塞的建築始末,至今保持完好。是考證此塞不可多得的文史資料,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 段家大院 段家大院(面積約20000平方米)是寶箴塞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時建有朝門三道,戲樓、看台、花園三座、天井、水井、飯堂、倉儲、廁所等生活設施十分完備,院壩由1.5米的條石鋪成,數十米的回廊使整個大院連成一體,構成了開然壁回的四合院落,是古院建築中的典範,有極高的古院建築之研考價值。當時設有槍械作坊加工,提供給養,對外聯絡。並建有碉樓一座,高數丈,條石砌成,碉樓四周建有斜式槍孔,易守難攻,是抵禦匪盜的防禦體系,與之配套的還有高數丈,長約數裏的土墻將寶箴塞、段家大院、碉樓納入統一而堅固的防禦系統,系統內綠樹成蔭,遮天蔽日,青山環抱,景色迷人。 |
寶箴塞距廣安城區70公裏,武勝縣汽車站有公共汽車通往景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