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故裏位於廣安協興鎮境內,距廣安市區7公裏,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01年6月,為了表達對鄧小平同誌的無限懷念之情,征得鄧小平同誌家人同意,四川省委、省政府批準設立了幅員面積29.91平方公裏的鄧小平故居保護區,其核心區為占地830畝的鄧小平紀念園。 鄧小平故裏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以及民俗民風等自然景觀多處。園內按文物維修原則修繕了鄧小平?示?/A>、蠶房院子、翰林院子、德政坊、神道碑、放牛坪、清水塘、鄧家老井、洗硯池、鄧紹昌墓等近20處鄧小平同誌青少年時期的活動場所,並修建了鄧小平銅像廣場和鄧小平故居陳列館。 鄧小平銅像廣場 占地26畝,三面環山,綠樹環繞,翠竹蔥蔥,形似座椅,鄧小平銅像矗立在廣場中央,坐北朝南,既莊重肅穆又幽靜親切。 翰林院子 翰林院子座西朝東,是一個大而氣派的四合院。整個院子共有大小房屋36間,由朝門、戲樓、廳堂和廂房組成,建築十分精美,雕刻頗具特色。鄧小平5歲入翰林院子發蒙讀書,學名鄧先聖。 蠶房院子 是鄧氏家族養蠶、繅絲的作坊,建於清朝末年,建築面積800平方米。現設有序廳、展廳、蠶房、蔟室、繅絲、織綢、蠶絲歷史文化、蠶絲科普、絲綢旅遊商品等展室。 鄧家老井 鄧家老井是明朝時鄧家先祖遷入廣安時挖掘的,距今已有500多年。井水常年充沛,水面始終高出地平面60厘米,溢出井沿,涓涓流淌,終年不斷。 清水塘 面積約21畝,形狀恰似中國地圖。兒時的小平放學歸來,三五個小孩邀約在一起,經常在池塘裏穿梭遊泳,或相互嬉戲,或潛水捉魚……清水塘伴隨小平度過了歡樂的童年。 放牛坪 放牛坪是牌坊村孩子們放牛的地方,也是童年小平經常玩耍的地方。 神道碑 清朝嘉慶年間朝廷為表彰鄧小平先祖鄧時敏的功德賜造的。碑高約5米,碑石上豎正書“誥授通奉大夫大理寺正卿鄧公神道”。遺憾的是,原碑在“文革”中被毀。此碑於2000年重建,2003年3月修復完善。 德政坊 離神道碑約100米處的牌坊叫德政坊,它與神道碑一樣,是當時朝廷為表彰鄧小平先祖鄧時敏的功德賜造的。牌坊村正是由於有了這座牌坊而得名。原牌坊在文革期間被毀,此牌坊於2002年8月在原址按原牌坊形質復建。 洗硯池 因其形狀似硯台而得名,面積約8畝,小平同誌兒時常在這裏取水研墨習字,並在池中洗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