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通寺位於點蒼山聖應峰南麓,大理古城和下關之間,距大理古城約5千米,距離下關約11千米。感通寺背靠四季積雪不化的蒼山,面對煙波浩渺,白帆點點的洱海,集天地間靈於一身,又名蕩山寺。 這裏還有一則關於感通寺的傳說,相傳,明洪武十七年,感通寺的住持——無極大法師前往南京朝覲明太祖朱元璋,並帶去了一匹白馬,一株茶樹。進獻時正好是初春,白馬嘶鳴,茶樹開花。當時,明太祖認為馬嘶花放,是大明江山的吉祥之兆,於是便給無極和尚賜名為“法天”,並授其職務為“大理府僧綱司都綱”(當時管理佛寺的大和尚的職務),並賜詩18首送歸。全山僧眾迎接無極歸來的地方,後來也建了寺廟,稱為班山(即現在感通寺山門下側)。從此感通山寺廟大興,明末高僧擔當曾題聯雲:“寺古松森,西南覽勝無雙地;馬嘶花放,蒼洱馳名第一山。” |
可乘下關和古城之間的公交車,如4路,在感通寺路口下車,在路口就可看見“感通寺”的標牌,下車後,再乘小馬車即可到達。 |
0條點評
0條點評
0條點評
0條點評
HK$ 0起預訂
HK$ 1100起預訂
HK$ 起預訂
HK$ 起預訂
0條點評
0條點評
0條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