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祠位於海口市區,是展示中國古代貶官文化、海南歷史文化及具有海南特色的古代建築藝術的文物古跡。“五公祠”為一組古建築群的統稱,連同園林、井泉、池塘約占地100畝。始建於明萬歷年間,自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於紹聖四年(1097)被貶來瓊,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內)留存遺跡以來,宋、元、明、清及民國歷朝不斷在其周圍增建、重修古跡,習慣上把這組古跡群稱之為“五公祠”。它包括:海南第一樓(又稱五公祠)、學圃堂、觀稼堂、西齋(五公精舍)、東齋、蘇公祠、兩伏波祠、洞酌亭,浮粟泉、瓊園和新建的五公祠陳列館。五公祠近千年的歷史,孕育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蘊藏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它是全面了解海南歷史、政治、文化發展的名勝古跡。這裏樓閣參差,疏密相間:亭廊宛轉,錯落有致:疊石假山,丘壑分明;泉井湖水,浣羨渺彌:樹木花卉,滄古灑灑,素有“瓊台勝境”、“瀛海人文”和“海南第一名勝”之譽。 |
公交1路、11路到五公祠。 |
0條點評
0條點評
0條點評
0條點評
HK$ 0起預訂
HK$ 0起預訂
HK$ 0起預訂
HK$ 0起預訂
14條點評
10條點評
18條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