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林始建於明萬歷年間,清乾隆時加以擴建,如今已占地百畝,擁有殿宇廊廡150余間,古碑刻70余方,石坊4座,大小獅子110多個,古柏800余株。 分立於大門兩側的明代石獅,赳赳而踞,具有凜然不可侵犯的威嚴。極富封建意味的大門鑲嵌著81顆金色門釘,體現了關林的崇高地位和關羽的身後榮耀;立於儀門左右重達3000余斤的鐵獅,是明代善男信女敬奉關公的遺物,雖歷400余載風風雨雨,依然肅穆含威;儀門“威揚六合”匾額為慈禧太後禦筆,端莊厚重,彌足珍貴;連接儀門和拜殿的石獅禦道為海內外關廟所獨有,甬?サ袷?04尊,百獅百態,圓潤生動,毫無石刻的生硬之感,代表了乾隆時期中原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 舞樓(又稱千秋鑒樓)、大門、儀門、拜殿、大殿、二殿、三殿、奉敕碑亭、關冢,構成了關林巍峨宏大的建築格局。其主體建築上的龍首之多,為中原之最。建於康熙年代的奉敕碑亭,結構端莊,八角亭彩飾華繁、木雕精美,全為木榫勾結。 關冢始於漢末,如今綠草如蓋,高峻出塵,雖江山已改,而元冢依然。千百年來,關羽作為忠義化身、道德榜樣受到了民眾的普遍敬仰。他的“忠義仁勇”更是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 每年9月29日在這裏舉辦關林國際朝聖大典,海外關廟人士和宗親組織雲集關林,舉行隆重的朝拜儀式。 |
火車站可坐81、55路公交車直達;白馬寺坐58路公交直達 |
0條點評
0條點評
0條點評
0條點評
0條點評
0條點評
0條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