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母宮位於萬仙樓北,古名“龍泉觀”。創建時間無考,明嘉靖二十一年重建後更今名。原為道教宮觀,清康熙初年尼姑主持,祀北鬥眾星之母,遂更名鬥姥宮。
宮內殿閣亭廊幾十間,分別座落在三進院落之中,布局疏密得宜,建築深秀莊嚴。東有“聽泉山房”三間,可觀賞中溪的“三潭疊瀑”。西山門外有古槐巨枝伏地,如臥龍翹首,俗稱“臥龍槐”。此處,重巒深澗,風景如畫,紅墻碧瓦,泉以滌心,古剎鐘聲,幽雅動人,自古便是聽泉、觀瀑、品茗、賞景的勝地。 |
0條點評
0條點評
0條點評
0條點評
0條點評
0條點評
0條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