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梅村從北朝南,四面環山,村莊被一條900米長的人工小運河劃分為南北兩片街,有九處碼頭,具有江南水鄉風格。至今村內留有典型特色的清代古民居建築30余幢,以鄒氏祠堂為代表的集磚雕、石雕、木雕、彩繪於一體的古民居建築群。 古民居興建於乾隆年間,布局錯落有致,裏弄縱橫,巷道曲徑通幽。下梅民居建築門面多飾精美的磚雕、吊樓。結構精巧的閨樓、書閣、別業、花園、廂房是下梅古民居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下梅民居的獨特風格。 為了采光、集雨、通風,各民居都設置了四方天井,天井下一般都擺設長條石花架,供戶主養花、賞花。一重天井一重廳,體現了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古民居的青瓦屋頂起架平緩,墻體采用立磚鬥砌,木柱板壁。外部結構以高大的封火墻為主,體現村民封閉、保守的意識。 |
從武夷山市中心到下梅村打車約2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