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樓: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浮雕展和城市總規模型展 二樓:漁船模型廳 漁船的發展,大體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獨木舟。古人鑿木成舟,成了最早的船。(這一部分,望海樓沒有實物展示) 第二階段:木板船。在獨木舟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在獨木舟兩側加上船板,又在船體內增設橫向支撐物,就成了初始狀態的木板船。這是人類征服水域的一次大飛躍。 第三階段:木帆船。利用風力推動的木質船,最早出現於商代,是古代文明的產物。在漫長的歲月裏,木帆船是漁民世代沿用的海洋捕撈工具。 第四階段,機帆船。這是在木帆船基礎上加上機動力驅動的船只。解放後,漁區漁業生產力得到解放。1955年,浙江機帆船捕魚試驗獲得成功,逐步在全省推廣。上世紀七十年代,洞頭縣實現了海洋捕撈機帆化。 第五階段,漁輪。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浙江一些漁民開始用上了漁輪(不過那時的漁輪,還是由木質船改過來的,屬木質漁輪)。1981年洞頭第一對鋼質漁輪投入生產。至2000年,洞頭縣的遠洋捕撈基本達到漁輪化。 三樓:漁區生活風俗廳 展示的有漁鄉燈會和漁鄉特色小吃。 四樓:漁業生產風俗廳 這個廳展出的是洞頭漁民在漁業生產中使用的各種工具,以及生活物品。洞頭是全國14個海島縣之一,洞頭漁場是全省第二大漁場。幾百年來,洞頭漁民在這片藍土地上辛勤勞作,耕海牧漁,在生產實踐中不斷地有所發現,有所發明;不斷地有所創新,有所創造。他們以自己的聰明才智,推動了生產的發展。各種生產工具的發展變化,就充分印證了這一切。 |
0條點評
0條點評
0條點評
0條點評
0條點評
0條點評
0條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