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歷史悠久,早在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因泰州開挖東、西河,壘土成山,以泰州的州名取名泰山。1951年建成遊樂公園,園以泰山為主景,取名泰山公園。
公園分為四個區,分別為人文景觀區、盆景觀賞區、街頭綠地遊樂區、濱水休閑區。人文景觀區主要由人文景觀軸線、水上花園、透空庭院、晨曦廣場以及湖心小島組成,有機地將現代廣場風格與古建築柔和在一起;盆景觀賞區將盆景展示與營造環境相結合,園內主體建築以展廳、水榭及一組連廊為主;街頭綠地遊樂區,主要由樹陣廣場、下沈式廣場以及兒童遊樂場組成,是市民晨練和遊樂的好去處;濱水休閑區主要由濱水大平台、釣魚台、遊艇碼頭以及泰山、湖心假山、臨湖禪院、春雨草堂組成,是遊客濱水休閑、娛樂活動的場所。
公園內還有嶽飛祠。明萬歷十年(1582),兵備副使舒大猷在山頂建嶽武穆祠,紀念宋泰州知州嶽飛,後歷經多次修繕,今祠內有嶽飛等像。嶽飛塑像王冠蟒服,氣宇軒昂,旁有嶽飛便裝執書像及嶽雲執雙錘像,東西兩側列嶽飛16位部將像,皆栩栩如生。在殿外西側入口處,置秦檜夫婦跪像。 |
動物園專線泰山公園下,或7、8路公交車下 |
0條點評
0條點評
0條點評
0條點評
0條點評
0條點評
0條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