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秀山莊又名頤園,是以假山為主的一處古典園林,山景園的代表作,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園占地面積2179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754平方米。布局上設計巧妙得宜,湖山、池水、樹木、建築,得以融為一體;假山一座、池水一灣,更是獨出心裁。 假山:環秀山莊被列為蘇州名園主要是因其假山。園內的湖石假山為中國之最,是清乾隆時疊山名家戈裕良所建,戈氏疊山堪稱一絕,占地不過半畝,然咫尺之間,千巖萬壑,環山而視,步移景易,有“獨步江南”之譽。 假山面積占全園之三分之一,位置偏向園之東,其尾部伸向東北方向。山有危徑、洞穴、幽谷、石崖、飛梁、絕壁,境界多變,一如天然。其主峰突兀於東南,次峰拱揖於西北,池水繚繞於兩山之間,使人有在一疇平川之內,忽地一峰突起,聳峙於原野之上的感覺。 主山分前後兩部分,其間有幽谷,蔭山全用疊石構成,外形峭壁峰巒,內構為洞,後山臨池水部分為湖石石壁,與前山之間留有僅一米左右的距離內,構成洞谷,谷高5米左右。主峰高7.2米,澗谷約12米,山徑長60余米,盤旋上下。 飛雪泉:蘇州園林中的一處名泉。此泉為清朝乾隆年間,刑部員外郎蔣楫(字濟川)購得環秀山莊重修,掘地而成,水質優美,蔣楫以蘇東坡試院煎茶詩中“蒙茸出磨細珠落,眩轉繞甌飛雪輕”的意思題名為“飛雪泉”。現在園內西面的秋山,可見臨池石壁上刻有“飛雪”兩個字。 飛雪泉年久淤塞,現存遺址,後人巧用其地作為大假山山澗的源頭。山澗中有險巧步石,雨後瀑布奔流而下,進入池中和主山山腹。石壁占地很少,卻洞壑澗崖畢備,構築自成一體,與主山一主一從,一正一副,極富神韻,壁間有蹬道和邊樓相通。從樓上循山巖而下,可直抵水邊,路徑極其險峻,妙的是在巖壁合適的位置上都設有扶手石,安排得恰到好處,自然而又不留痕跡,不能不令人驚嘆造園家非凡的匠心。山道盡頭臨水石磯隨水波隱現,富有自然意趣。 此外,假山後面有小亭,依山臨水,旁側有小崖石潭,借“素湍綠潭,四清倒影”之意,故取名“半潭秋水一房山”。在亭中觀山,巖崖若畫。周圍林木清蔭,蒼枝虬幹,饒有野趣。出亭北,緣石級向下,山溪低流,峰石參差,有路通往園北的“補秋舫”。舫的南面臨水。此建築面闊三間,與池南的大廳遙相呼應。
|
公交遊1線、313路、146路、701路到達。 |
0條點評
0條點評
0條點評
0條點評
HK$ 63起預訂
HK$ 125起預訂
HK$ 0起預訂
HK$ 0起預訂
0條點評
0條點評
0條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