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像寺創建於東晉初年,是五台山“五大禪處”之一,也是是五台山青廟十大寺之一,為典型漢式寺廟,是皇室經常臨幸之所。
殊像寺最珍貴的是文殊菩薩騎猗狻的塑像,高9.87米,是五台山最高的一尊彩塑文殊像。其中狻猊高3.95米。四蹄蹬地,昂首豎耳,張口卷舌,雙眼圓睜。面部、腰間、腿上呈藍底白點,頸上長滿深綠色的穗纓。它雄壯敦實,精神抖擻,作行走姿勢,給人一種活潑奔騰之感。
文殊殿內的殿壁上還塑造了五百羅漢渡江的故事。這一長48米,高6.8米,面積為326.4平方米的彩色懸塑,反映了這些羅漢在崇山峻嶺間,或是降龍伏虎,或是撼山探海,或是聆聽講經,或是端坐習定,或是腳踩水獸,或是坐船渡海,或是飛行空中的各種形像。因此,在彩塑中,就有山、水、雲、路、溪澗、石洞、棚舍、殿堂、花草、樹木、一葉飛舟、旋渦激浪等物。這就描繪出了他們的苦行,表現了他們的法力神通。這一巨型彩色懸塑,規模宏大,內容豐富,人物眾多,場景多變,給人一種上下幾千年,縱橫億萬裏的博大之感,是一幅有動有靜,色彩絢麗,刻劃逼真的山水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