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寺內因有著名的文殊聖跡“清涼石”而得名。寺廟坐東朝西,按中國傳統的中軸對稱格局布置,中軸線上有五層大殿,禪堂、配殿左右對稱,布局嚴謹,主次分明。據《清涼山誌》載,此寺肇於北魏孝文帝延興二年至太和十七年間(472-493)。唐代時,它是替國行道的鎮國道場。唐代大歷元年(766),為不空三藏密宗道場。可惜文革時期,整座寺廟被毀,惟清涼石尚存。 清涼石是清涼寺的象征。佛教傳說,文殊菩薩曾於清涼石上講經說法,因此也稱“曼殊床” ,現今的清涼寺是20世紀90年代後期,由香港黃惠卿女士等籌資、山西省文物局工藝美術大師胡銀玉設計施工重建的一座新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