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初期張三豐在此修煉,永樂年間皇帝命令在此地敕建遇真宮,於永樂十五年竣工,共建殿堂、齋房等97間。到嘉靖年間,遇真宮已經擴大到396間,院落寬敞,環境幽雅靜穆。 遇真宮以奉祀張三豐而著稱,其真仙殿中存有張三豐銅鑄鎦金像,身著道袍,頭戴鬥笠,腳穿草鞋,姿態飄逸,頗有仙風道骨,是一件極為珍貴的明代藝術品。可惜的是,2003年1月19日,遇真宮主殿遭大火焚毀,雖然重建,但造成的損失已經無法彌補,令人扼腕。劫後再見遇真宮,我們不僅欣賞它的雄渾壯美,更應該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多一些更深的思考。 |
位於武當山鎮東4公裏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