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塔寺位於北京市海澱區白石橋五塔寺村,始建於明永樂年間,於明成化九年(1473年)建成,時名“真覺寺”,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大修後,為避父皇雍正(胤禛)之諱,更名為“大正覺寺”,由於寺內建有一座金剛寶座塔,而金剛寶座上又建有五座小塔,因此故真覺寺又俗稱為“五塔寺”,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五塔寺在清朝末年被毀後,只剩下寺中的金剛座寶塔,解放後,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政府部門在原五塔寺的遺址上籌建了一座以陳列北京地區石刻文物為專題的博物館——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是在金剛寶座塔的東、北、西三面共設了九個陳列區,共展出500余塊石刻文物,展出的文物中除了有石碑、墓誌、石刻和石雕外,奇特的是還有一個專門陳列耶穌會士碑的陳列區,可謂與眾不同。 五塔寺中現存的金剛寶座塔是我國現存6座金剛寶座塔中時代最早、造型最美的一座,其北部采用磚砌,外表用全部用青白石包砌,塔下為須彌座台基,台基周圍刻有梵文和佛像、法器等紋飾,台基之上是金剛寶座,共五層,每層均有挑出的石制短檐,寶座四周布滿各種佛教雕刻,金剛寶座南北正中辟券門,塔內有石階樓梯可通向寶座頂上的罩亭內,罩亭外便是五塔,金剛寶座的中央和四角各有小塔一座的小塔,五座小塔的雕刻全集中在塔檐下的須彌座和第一層塔身上,紋飾和金剛寶座相同,唯有中央小塔的塔座南面正中,刻有一雙佛足,寓意佛跡遍天下。 除北京五塔寺中的金剛寶座塔外,其余5座金剛寶座塔分別位於北京碧雲寺、北京黃寺、內蒙古呼和浩特五塔寺(金剛座舍利寶塔)、雲南昆明妙蓮寺、河北正定廣惠寺中。 |
乘坐公共汽車至國家圖書館站、白石橋站下步行片刻 |
0條點評
0條點評
0條點評
0條點評
HK$ 358起預訂
HK$ 113起預訂
HK$ 113起預訂
HK$ 113起預訂
0條點評
0條點評
0條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