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擁有圓形火山口的山嶽,圓形火山口的南半部是樹林,底部與北半部是草地,沒有積水。山嶽後方與小巴裏梅、安川伊嶽相鄰。山體好似飯缽(僧人使用的碗) ,因此得名缽山,這雖無可非議,但常用的發伊嶽卻不過是根據發音的標記方式罷了。不知是不是受此影響,國立地圖院的地圖和觀光地圖等幾乎都將其標記成了“發伊嶽”,過去文獻中記錄的是缽山或缽嶽。“巴裏梅”被稱為“大巴裏梅”,“大巴裏梅”東側相鄰的山嶽被稱為“小巴裏梅”,根據《濟州三邑都總地圖》的角氏墓標記,還可知道人們還曾將“小巴裏梅”叫做“角氏墓”。實際上,在山嶽旁邊確有“角氏墓”。“巴裏梅”山頂凹陷火山口的形態與“飯缽” 相似,因此得名。 |
HK$ 305起預訂
HK$ 149起預訂
HK$ 215起預訂
HK$ 139起預訂
HK$ 0起預訂
HK$ 0起預訂
HK$ 0起預訂
HK$ 0起預訂
HK$ 0起預訂
HK$ 0起預訂